電動汽車作為新能源的代表,逐漸被消費者所認可,保有量不斷增加。眾所周知,電動汽車一般有兩種充電接口,即一個快速充電口,一個慢速充電接口。那么,電動車快充對電池有傷害嗎?
首先,網傳所謂的“快充會傷電池“這一說法并不準確,準確的來說是:頻繁的快充相對于慢充來說,會對電池造成傷害。
新能源車目前的充電方式無非兩種: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對于快慢充,不同國家會提供不同的充電接口,但實際作用都是大同小異。但快充慢充二者之間不同的是,慢充用的是標準充電電流進行充電,而快充則是用高于標準充電電流數倍甚至數十倍不等的電流進行充電。
雖然都是通過外部電能的引導下,將電芯正極的鋰離子遷移到電芯負極。可這個過程就好比我們倒啤酒,快充狀態下相當于快速倒啤酒,裝滿的速度快了,但泡沫多啤酒量少;慢充狀態則是緩慢倒,泡沫少了啤酒也多了。
快充對電池的影響
首先是會加速電池電芯極化。極化的含義是當電池有大電流通過,產生了電極偏離了平衡電極電位的現象。而快充作為大電流產生的一個誘因,是導致電芯極化的源頭之一。不過,目前市面上大多數插電混動車型都是采用功率型鋰電池,它能承受較高的充放電功率,所以相比非功率型鋰電池要更安全可靠些。
其次是會導致電芯析鋰。快充狀態下發熱,相信各位在給手機進行快速充電時應該大體有個了解。從上圖也可以看到,在快充狀態下,正極的溫度要遠高于負極,最高溫差能達到10℃以上。而車企的電池熱管理系統要求是溫差要在±2℃內。在負極溫度過低時,便會產生析鋰效應,析鋰的產生會大幅降低臨界溫度(也就是電池最高可承受溫度),這樣一來,快充提高了電池溫度,析鋰降低了臨界溫度,里應外合之下,便很容易導致熱失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池自燃”。
此外,析鋰過程會導致鋰離子減少,最終會導致電池容量下降,進而對電池壽命產生影響。不過,這種情況不必過分擔心,這種情況并非不可逆(磷酸鐵鋰電池除外),快充過后讓電池短暫休息下,鋰金屬會重新變回鋰離子,臨界溫度也會恢復正常值。
總的來說,快充并非不可用,但還是建議奉行日常慢充,緊急快充的做法,這樣才能盡可能減少快充對電池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