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轉向系統中,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轉向機,其實轉向機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轉向機總成,這兩種說法并沒有區別。那么,轉向機總成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分類有哪些呢?接下來,讓我為大家揭開轉向機總成的神秘面紗。
轉向機總成的發展史
轉向機總成即轉向器,又名轉向機、方向機,它是轉向系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作用是:增大轉向盤傳到轉向傳動機構的力和改變力的傳遞方向。
國外于1939年以后又開發了效率更高的循環球式轉向器,盡管這種轉向器制造技術復雜、成本高,但各國仍普遍應用于商用車上。我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應用于貨車,進入80年代以后,又在轎車、客車和越野車上廣泛應用,并開發了變速比循環球式轉向器,以滿足使用要求。
轉向機總成的分類
機械轉向器是把轉向盤的轉動變為轉向搖臂的擺動,并按一定傳動比放大轉矩的機構。根據傳動方式的不同,轉向器有齒輪齒條式、蝸桿曲柄指銷式、循環球-齒條齒扇式、循環球曲柄指銷式、蝸桿滾輪式等結構形式。根據是否有助力裝置,轉向器又分為機械式(無助力)和動力式(有助力)兩種。
轉向機總成的作用
一是增大來自轉向盤的轉矩,使之大到足以克服轉向輪與路面之間的轉向阻力矩。
二是降低轉向傳動軸的轉速,并使轉向搖臂軸轉動,帶動搖臂擺動使其末端獲得所需要的位移,或者是將與轉向傳動軸連接在一起的主動齒輪的轉動,轉換成齒輪齒條的直線運動而獲得所需要的位移。
三是通過選取不同的螺(蝸)桿上的螺紋螺旋方向,達到使轉向盤的轉動方向與轉向輪轉動方向協調一致的目的。
汽車有了轉向機總成之后,不僅能夠增大轉距,同時還能夠降低阻力,能夠幫助汽車更好的完成轉向功能。因為當汽車需要轉變方向時通常需要改變力的傳遞方向,所以這個時候轉向機總成就能夠發揮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