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剛剛過去,是不是有很多學生小伙伴們都已經拿到駕照,迫不及待的想要上街去開車,過一把車癮呢?
慢著,光靠那些在駕校學到的知識,其實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做好上車前,包括坐在駕駛座上之后的準備工作,才可以出發哦。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在開車的過程中,覺得腰酸背痛;有沒有在精神高度集中之后,覺得非常的疲勞和困倦;有沒有被忽然被周圍沖出來的車輛嚇到的情況呢?那如果有的話,你很有可能也沒有做好出發前的準備工作。
那么蝸牛小編就來給大家說說到底應該怎么去做好出發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上車前我們要繞車一周,查看我們的車胎有沒有虧氣,底盤有沒有漏液等情況。這個也是駕校教給大家的知識;確認無誤后就可以上車準備出發了,首先,系好安全帶,然后調節座椅的高度。一般來說,坐姿越高,視野就越好,標準是能看到車頭一部分即可。還有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新手小伙伴為了保證良好的前方視野,習慣把坐墊調到最高,這種情況其實也是不安全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坐正之后,頭部高度已經超過了門框上沿的高度。在發生意外,比如是側面撞擊的時候,頭會先撞向門框,另外對于有側氣囊的車來說,這種位置已經超出了氣囊的最佳保護位置了。
接下來就是座椅位置的調整,在這有一個原則,單獨調整,比如在調整座椅位置的時候可以先忽略掉方向盤,用腳找到剎車并且踩下。此時,正常的狀態是腿關節能夠自然彎曲,如果腿部完全繃直,那么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則無法正常的剎車;相反,過度的彎曲,則會在意外發生的時候傷到膝蓋。
調節好座椅位置之后,我們就要來調節一下座椅靠背的角度了,原則是不能夠太垂直,也不能過仰,太過垂直的話,頭部離頭枕過近,長時間這樣駕駛會造成過度疲勞,當然過仰也是不可以的。很多老司機有個壞習慣,就是用葛優躺的姿勢來開車,首先這種姿勢在發送意外時,比如在被追尾的時候頭枕無法及時地保護頸椎;其次在撞擊的時候,安全帶還會對頸部造成二次傷害。
那正確的坐姿是怎樣的呢?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我們先把座椅調整到過仰的位置,然后慢慢地向前調整,垂直靠背到你覺得不舒服的時候停住,然后向后仰稍稍回調,找出舒服和難受之間的臨界點,這個就是最適合你的坐姿了。然后下車觀察一下,靠背和坐墊的角度應該稍大于90度,但不能超過120度。
接下來我們再來調整方向盤的位置,現在大部分車型,都支持上下和前后調整,首先先來調整高度,調整的時候要坐正,然后將方向盤調整到不擋住前方的視野和儀表重要信息的中和位置即可。接下來是前后距離,坐正后雙手搭載方向盤12點位置上,肘部自然彎曲即可,如果方向盤不支持前后距離調整,那就只能通過座椅距離來調整了,原則不變。
調整好座椅和方向盤之后,我們現在已經得到最標準的坐姿了,此刻應該調整頭枕了。坐正以后調整頭枕高度或者前后角度,稍往后靠的時候,頭部能夠貼到頭枕中心就ok了。
最后也是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反光鏡和后視鏡的調整,后視鏡的調整到能夠看到大部分后窗就可以了。而反光鏡的調整就相對復雜一點,首先我們來調節左側的反光鏡,坐正以后,調整反光鏡上下的角度,讓道路平分上下后視鏡,之后調整左右角度,讓車身的四分之一保留在后視鏡中,此時我們就能夠最大限度地了解左側車輛的位置信息了。不過盲區依然會存在,所以說有很多車型采取了雙曲率后視鏡,但是那個也只能減少盲區;那么右側反光鏡的調整就相對簡單了一些,將后視鏡的水平角度調整到路面占整個后視鏡的四分之三的位置,左右角度調整到保留五分之一的車身能夠看到就可以了。
當然我們還是要建議大家,在并線或者轉向的時候,一定要養成用余光掃一下車側的好習慣。
看完這些關于駕駛前的準備事項要點,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夠及時地去修正自己的駕駛習慣,并且養好開車前做好準備工作的好習慣哦!